原标题:“夺旗”有多好玩?曾让清华园里的东说念主抢疯了kaiyun官方网站
作家:袁帆(清华校史参谋学者)
若是有东说念主告诉你,1930年代的清华园里,曾出现一项又要“爬树”,又要“洗劫”的体育竞赛,你玩忽会感到难以置信。然而,这是果真!这项由学校组织的竞赛被称作“夺旗”,与“斗牛”“拖尸”皆名,都是已失传多年的清华另类体育行径。
“斗牛”因参与规模较广,流传了许多佳话;“拖尸”(toss:晃动)因包含着毁伤神志健康的身分,也留住不少争议。而 “夺旗”,因为自己的执法多,并有一定条目驱散,加之鲜有预计的影像留存,故而不为东说念主们所熟知,成为清华体育史中一个“只知其名,不知其详”的传奇。
夺旗是一项什么行径
在一篇为缅思清华百年校庆而编纂的《清华体育史话》中,对“夺旗”行径有这么的先容:
夺旗竞赛亦然学校组织的行径。校庆前,学校在大会堂前草坪里的一棵大树上挂起旗帜一面,让各级组织代表队,一块上去夺旗,并设执法如下:
(1)每级必须有二十东说念主投入;
张开剩余91%(2)每东说念主必须着本级级服;
(3)不准带有伤东说念主之举;
(4)必须着橡皮鞋;
(5)夺旗时各队距旗须俟于止境之距离;
(6)夺旗时必须待裁判员发令后始能前进;
(7)夺旗时只须徒手不准持任何器物;
(8)夺旗时不准拳足踢打;
(9)夺旗时有东说念主将旗抢得,裁判员已发判决令时,其他东说念主等即不得再夺;
(10)夺得此旗后,即可更换锦标旗,由班师级保持一年;
(11)夺得此旗之级于每年一月一日必须持旗在校内绕行一周,其时间可保守玄机,其他各级有洗劫之权;
(12)夺得锦标旗之级,须严实保存之,其他各级于一年内可随时侦知其藏旗之所而夺取之。
由此可知,“夺旗”是一项由学校组织的正规体育竞赛,与行径关联的“时间、地方、东说念主物”都有所规定。开头是时间,大体是在每年四月举办校庆前后,亦即“一年一次”;行径地方指定在大会堂前的草坪上;参与的东说念主员是以年龄为单元,每个年龄派出20东说念主。若是以四个年龄计较,即是一项同期有80东说念主投入的大规模竞赛,场地颇为壮不雅。
简而言之,“夺旗”即是这么:在一棵大树上挂一面旗帜,跟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的整个东说念主同期从起跑地方冲向大树,看谁先爬上大树,能临了将旗帜抢得手中即为“告捷者”,学校就会换发一面“锦标旗”给班师的年龄,“由班师级保持一年”,来年再战。
由于这是一项波及集体荣誉的竞赛,同期又是一项连结“团队精神”和“个东说念主智力”于一体的游戏,因此强烈进程当然非同小可!把柄执法不错设思,为了能在浩荡竞争者中“拔得头筹”,除了要奋发最初外,还要设法紧闭其他竞争方接近计算,谁“冲锋”,谁“助攻”,谁“打援”,都要预先有所部署与演练,参赛各队必须制定计策战术才有班师的可能。即使如斯,最终的驱散仍然存在极大的无意性。
在这经由中间,“冲锋者”要努力使我方尽快聚集大树,这需要施展短跑智力,争取用最快速率跑到树下。至于能不可率先爬上树去,那就不是一个东说念主能作念到的事情了,既需要同伴的“助攻”匡助攀爬,又需要“打援”,依靠同伴化解其他队的断绝与碎裂,临了还需要个东说念主的勇气、横暴、体能和命运。总之,临了能在几十个东说念主里脱颖而出,爬上大树夺得旗帜,确信是要阅历过一场“有我无他”的争夺智力办到!
早期清华大草坪中间是有几棵大树的
一组夺旗的纪实像片浮出水面
充满对“夺旗”的酷好,我运转四处搜集贵寓,然而永久没找到过预计影像。冥冥之中,好像是获取上天荒芜的迷恋,我在清华110周年校庆前收到一位颇具传奇阅历的一又友发来一组老像片,是原属于1934年清华土木系毕业的曹兴祖宗生遗存之一部分。这位一又友在无意保藏到以后加以参谋,但一直没搞了了其中的几张体育类像片,在清华历史上究竟是何如回事,是以但愿我能协助解开谜团。
从像片拍摄的场景看,不错详情地方是清华大会堂前的草坪,而上头的东说念主物显著正在进行一项强烈的竞赛行径。其中最隆起的动作特征即是一群东说念主牢牢围向一棵大树,而有一个东说念主正在拚命往上爬……
结合前边对于对清华“夺旗”竞赛的执法先容,我短暂意志到,这不即是传奇中早年清华的“夺旗”吗?若是按照逻辑关系陈列,这几张像片基本上完好地线路了“夺旗”的全经由。
大会堂前:一声哨响,冲向计算
第一张:会堂前的大草坪聚集科学馆一侧围满了不雅众。跟着裁判一声哨响,夺旗比赛运转!几路东说念主马从不同办法冲向一棵大树。像片左面有一个领会员跑得连忙,显著是要绕到大树的后方去抢先攀爬。
一位夺旗头隆起重围运转上树
第二张:在一棵大树下,聚拢着好多的学生,羼杂着不同脸色的衣裳,诠释他们是分属于不同的年龄。树的一侧不错看到有一个队员在己方队友的保护下运转攀爬。而其他竞赛方队员还在拚命聚集,意欲作念临了的争夺。
违背对方队员接近计算
第三张:在外围,强烈的“搏斗”也在同期张开,分属不同阵营的“助攻”队员抱在整个,拚命紧闭对方聚集大树。
第四张:不错详情是在大草坪上从东向西拍摄,配景是着名的清华科学馆。在这棵大树下,少说也有二三十东说念主纠缠在整个。诚然像片无声,但各方东说念主物以不同动作、姿态所组成的现场厌烦,却好像让咱们听到了大喊声、捧场声,强烈进程跃然画面之上!最引东说念主防御的是,一位穿白色服装的队员还是成效解围,占据了成心位置,他的左手正勾住一个大树杈,只消再一用劲,就不错攀爬上去,要夺取的旗帜应该就在上头。
“夺旗”执法中的要素在这几张像片中都能找到,但“好意思中不及”的是莫得相应的翰墨诠释注解,零落要道的信息扶植,在劝服力上就还存在“软肋”。严格说来,我对这组像片的解读仍然只可属于“假定”的限制。
于是我试图在清华史料中连接寻找谜底。经过对清华早期校刊的赓续仔细筛查,终于在1934年版《清华年刊》的“校庆行径专栏”里发现了一张要道像片,上头赫然标注着“级际夺旗”四个字。
这一刻,我再次感受到“功夫不负有心东说念主”带给东说念主的振奋!诚然不可顺利判断这与那四张老像片是否属于兼并次行径的写照,但画面上呈现的场景如出一辙,将此当作那组写照亦然“夺旗”竞赛的佐证无用置疑,不错说是“板上钉钉”。这些熟睡在逝去岁月中的影像号称“弥足珍稀”,再现1930年代“夺旗”竞赛的信得过场地,终于匡助后东说念主找回了这项还是失传多年的清华东说念主文归来。
1934年《清华年刊》的“级际夺旗”像片
结合这几张老像片,咱们再来读底下这段出自1936级(第八级)唐宝鑫(1915—2001)先生对1933年清华“夺旗”竞赛的回忆,就好像穿越时空,重新回到90年前那繁荣昌盛的“接触”现场:
会堂前草坪上,过去有一棵大树,树梢上悬有一面小校旗,离大地约有两丈。大一至大四,四个年龄,每级20东说念主,共80条汉子,围成一个圈子,站在树的四周。马约翰先生叫子一响,80东说念主皆奔树前,簇拥一团,乱拉乱扯,谁也休思上去。八级入校不久,犊不畏虎,除有方左英、晋普、彭永馨、韩鸣等彪形大汉外,还配备了荣千祥(高棠)、李琇琳、张英骏等轻马队。混战半个多时辰,互为表里。忽然间,地舆系张英骏从圈子外面一个箭步踏上大四黄胖儿(仕林)的肩头。说时迟,当时快,没等黄胖儿醒过闷儿来,张英骏早如飞猱轻猿般蹿起身子,双手够住一条高枝。高洁几十只巨掌伸出拉他双脚之际,他一个鹞子翻身,两脚牢牢钩住更高的枝端。尽管底下的各路汉子饱读噪赓续,张英骏却已沉稳摘下校旗。这时欢声雷动,八级夺旗成效的一幕永久记入清华汗青。
过去会堂前见证夺旗的大树
除了一年一度的全校性“级际夺旗”比赛外,年龄里面的“夺旗”曾经有之。把柄1938级(十级)吴承明(1917—2011)先生的回忆,在1936年春天全校领会会之后,“十级”又单独组织了“年龄领会会”。除了田径、球类花式外,还组织了“拔河”“夺旗”等几项特质比赛。对于“夺旗”,他的回忆如下:
红旗是预先挂在大会堂前草坪中央的树上。文法方和理工方各有一百余东说念主,分据草坪南北。一声令下,簇拥而前,你推我挤,皆到树下。目的是把对方挤到圈外,本方占领里圈,抬着爬树者疾足先得。一方有东说念主上树,对方就拚命把他拉下来,这就需要爬有爬的妙技,拉有拉的说念说念儿。前队失败,再换新力量上去。如斯里圈外圈,几度易手;抬抬拉拉,几番高下。短暂赵疯子(儒洵)踏上同伴肩膀,一跃而上,对方赶紧拉住他的腿,“疯子”连蹬带甩,缩身,收腿,竟爬上去。然而,正高兴间,对方也爬上来一位猛将,思把“疯子”拉下去。惊叫,喝止,劝诫,饱读舞,呼声四起。但见赵疯子矫若猿猴,敏捷高潮,转倏得已红旗在手。
要知说念,十级过去所有只消317名同学,尽然转移了200东说念主参与这项竞赛,可见“夺旗”的蛊卦力有多大,参与度有多高,在那届同学心中留住的印象又是何等真切!
从这两段亲历者精彩的描画中,不错看到“夺旗”如实是一项隆起个东说念主笼统智力又需要团队配合完成的集体花式,整个经由也基本合乎咱们对“夺旗”花式的贯通。略有区别的是,“级际”比赛是四个队,“年龄”比赛只分两方,参赛东说念主数也有些永诀,其它主要执法都是换取的。
历史归来的有益启示
“夺旗”这项体育行径在清华源于何时,是原创如故拷贝,在校史贵寓中并无纪录。从咫尺掌持的信息看,主要出当今“国立清华大学”的最初年代,一直到抗战爆发后被动中止,以后在西南联大和抗战告捷复校后都再无重现。从领会特征上看,既有田径花式要求的速率,又有橄榄球要求的强扞拒性,是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钤记较深。
但即是这么一种“名不见经传”的体育竞赛,却受到校方的扶植。在这中间,清华体育元老马约翰(1882—1966)的作用一定不可淡薄,从他亲身执裁“夺旗”这少许来看,这类竞赛可被以为是合乎其体育教会理念的。由此,当作那些年清华校庆的一项保留节目,“夺旗”曾经引起校表里泛泛热心,这少许从两段出自不同东说念主的纪录中不错得出换取印象。
在1937级(九级)《级史》中,过去的毕业生曾用春秋笔法这么纪录:
(1934年)4月29日:夺旗争长,联以蹙我,益慨,争愈烈,几获;胥无成。是役也,英豪二十。曰:叶衍鑫、陶克原、王业俊、高葆琦、洪说念揆、张启亮、马惕乾、彭弘、曹承慰、誉文德、陈剑芳、陆钦尚、何怀祖、胡光世、邵遵贤、王槐清。
(大意:1934年校庆日举行“夺旗”竞赛,九级派出二十东说念主初次参与,遭到“六、七、八级”统一围阻,争夺十分强烈,差少许班师。)
而在着名历史学家,1934级(六级)夏鼐(1910—1985)先生的日志里,尽然也不错找到关联于此次“夺旗”的私东说念主印象:
1934年4月29日 日曜日
本日是学校缅思日,坐不下去念书。上昼骑驴到燕京去,邀学德、德煊来参不雅夺旗。下昼看女子排球及化妆扮演。
“爬树”“夺旗”“斗牛”,皆备颠覆了以往对民国时间大学“斯布告生”的惯常印象,给咱们带来“样貌全非”的嗅觉。正本过去的清华学生尽然是这么:“静”可文质彬彬,埋头念书;“动”则赳赳武夫,你争我夺。
玩忽,恰是这种通才式教会实行和各类性的体育测验,才使得那一代清华学子念书不忘救国,在“一二·九”领会中,濒临反动武装军警,绝不退守,勇于脱手,抢回被捕的同学;也使得他们在抗战的焚烧中,不畏十室九空,沉跋涉,到西南联大去延续中华英才的教会薪火。不错确信地说: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学子们,能够迅速适应过往无法预思的环境剧变,包括“斗牛”“夺旗”在内的整个体育磨真金不怕火一定功不可没!
如今,这些颇具特质的体育“游戏”诚然早已在中国的大学中绝迹,但花式中包含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成见仍然值得东说念主们致密对待,荒芜是其中蕴含的“提议勾通”“勇于竞争”“宝石不渝”“绝处求生”之理念,显著与“自立不断,厚德载物”的精神具有契合之处,毫无疑问仍存在发扬光大的历史价值。
文中图片除注明出处外,
均由朴铁军先生、黄伟先生提供,
在此一并鸣谢。
【版权声明】本文原载于“东说念主文清华讲坛”,出于信息共享目的转载。预计权力归原作家及原平台整个,若波及侵权请预计删除。
作家简介
袁帆,清华大学建设工程系1975级学友,东说念主生多有跨界,风趣青睐泛泛,文笔朴实耐看。退休后专注于文史参谋kaiyun官方网站,多篇着力被国度级、省市级以及清华大学媒体刊发。2023年,被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聘为“清华史料和名东说念主档案搜集工程”特邀参谋人。
发布于:天津市